陶瓷鑒定,不外乎看器型、辯胎釉、論紋飾,了解歷史情況、文化背景等,但對于初學(xué)者來說,單一個器型就夠復(fù)雜了,如《中國陶瓷》中所列典型器型就極多;而胎又涉及眾多窯口,即使同一窯口不同年代其胎土也不盡相同。 對于一個初學(xué)者來說,故然要學(xué)看器型、辯胎釉、論紋飾,但更重要的是迅速找準(zhǔn)突破口。這樣,才有感覺,才能由淺入深捉到一些真品,真品捉到了(哪怕捉到一只),就大大提高了自己的興趣,增強(qiáng)了自己的自信心。那么其突破口是什么呢?本文從陶瓷器底足著手講述一些鑒定方面的常識。
小小底足好似人的內(nèi)臟,抓住“五臟六腑”,綜合分析,較易找到感覺,避開假貨,捉到真品。例如底足中的“乳突”、“旋痕”(包括田螺紋及切削紋)、“跳刀痕”、“棕眼”、“火石紅”(窯紅)、“墊燒痕”、“米糊底”、“敲底”、“沾窯砂”等都是古瓷所留下的明顯的年代痕跡。
“乳突”為底足中心隆起如乳房只突起。元代“乳突”明顯,明早期“乳突”也較大,洪武中期漸小,永樂、宣德有細(xì)小“乳突”,雖然成化弘治、正德“乳突”較少見,但到嘉靖萬歷時又出現(xiàn)“乳突”,一直到崇禎才沒了“乳突”,這就是說“乳突”是明及明之前古瓷特征之一。
“旋痕”包括“跳刀痕”,在明末清初較為明顯;而明初時底足外壁往往有重刀斜削痕;宋時底足內(nèi)壁也有旋轉(zhuǎn)半圈的刀削痕,致使中間隆起一脊梁。而在明正德時底足處往往有放射狀的田螺紋。
“棕眼”(針鼻孔),康熙時底釉處往往出現(xiàn)大小不一的“棕眼”,疏密不均,但無論大小都從“棕眼”中清晰地看到胎體,而光緒民國及現(xiàn)在仿康熙的作品,“棕眼”大而淺,一般從“棕眼”里看不到胎體。
“火石紅”(窯紅),明前由于胎土中含鐵量高,加溫時露胎處氧化成磚紅,甚至羊肝色。明之民窯削足之處火石紅就特別濃顯,仿品之火石紅就完全不同,有的是用漿釉涂抹的,盡顯輕浮不定,有的還偏黃.明后期已較淡,但明宣德時還常見火石紅斑。直到清早期仍可見到火石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