燒藍是將整個胎體填滿色釉后,再拿到爐溫大約800攝氏度的高爐中烘燒,色釉由砂粒狀固體熔化為液體,待冷卻后成為固著在胎體上的絢麗的色釉,此時色釉低于銅絲高度,所以得再填一次色釉,再經(jīng)燒結(jié),一般要連續(xù)四五次,直至將紋樣內(nèi)填到與掐絲紋相平.
景泰藍的制作工序之一
(發(fā)藍)燒藍
通常是指堿性氧化性溶液的氧化作用,在鋼鐵制品表面形成一層藍黑色或深藍色磁性氧化鐵薄膜的方法.
燒藍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首飾工藝之一,由于這種"藍"只能燒制在銀器表面,因此也稱為"燒銀藍".
燒藍工藝品
燒藍工藝又稱點藍工藝、燒銀藍、銀琺瑯,是以銀作胎器,敷以琺瑯釉料燒制成的工藝品,尤以藍色釉料與銀色相配最美而得名.燒藍工藝不是一種獨立的工種,而是作為一種輔助的工種以點綴、裝飾、增加色彩美而出現(xiàn)在首飾行業(yè)中.燒藍工藝是我國傳統(tǒng)的首飾工藝之一,由于這種"藍"只能燒制在銀器表面,因此也稱為"燒銀藍".銀藍的色彩具有水彩畫的透明感,別有情趣.燒藍的"藍"是燒制后形成的類似低溫玻璃的塊料.
銀燒藍又稱銀胎琺瑯,是以銀為胎,用銀花絲在胎上掐出花紋,再用透明、半透明的琺瑯釉料填于銀胎花紋上,經(jīng)過500度到600度左右的低溫多次燒制而成,作品絢麗、明快,別具一格.13世紀末,由意大利工匠發(fā)明,14世紀法國巴黎出現(xiàn)了多彩的透明琺瑯器.迄今發(fā)現(xiàn)中國最早的實物是清雍正年間(1723~1735)的銀燒藍五福捧壽八方盒,已有寶藍、淺藍、淺綠、紅、黃、白等色琺瑯,透明性良好、色調(diào)爽朗透徹,屬于成熟期產(chǎn)品,故其起源應(yīng)不晚于17世紀末.景泰藍工藝與燒藍相似,不過由于藍料的成分不同,景泰藍最終形成的"藍"沒有燒藍那種水彩般的透明.
早期的銀燒琺瑯工藝品,是由清代內(nèi)務(wù)府,廣儲司設(shè)的"銀作"來生產(chǎn),這些工藝品都是為皇宮貴族服務(wù)的,因此在這類作品上我們是很難看到古代工藝大師們的名字.
直到清晚期,民間銀鋪才開始燒制這種器皿,銀胎琺瑯的制作,是集冶金、鑄造、繪畫、焙燒、鏨刻、錘揲等多種工藝為一體的復(fù)合性工藝,缺一不可,常見的琺瑯釉顏色有藍、綠、紅、黃、白5種.
銀胎琺瑯工藝多用來制作盒、罐、瓶或是小型擺件,制品可以根據(jù)需要鑲以瑪瑙、松石等做裝飾."銀"作為貴金屬具有貴重和堅固性,而琺瑯釉料晶瑩、光滑極具裝飾性,同時也具有耐磨性和耐腐蝕性.作為宮廷陳設(shè)用品,它能為宮殿增添色彩,作為皇家生活用具,更能體現(xiàn)出封建皇帝的尊貴地位.
燒藍工藝一般包括以下步驟:
①制器:將銀板錘成或制成器胎,胎面上有銀絲掐出的各式花紋圖案,并焊接成形.
②一次清洗:將銀胎置于一份硝酸鈉溶液中(硝酸鈉與水的比例為1:10).
③烘干并加熱:將銀胎放入電烤箱內(nèi)烘干,并加溫織700℃,待銀胎整體燒成紅色后取出.
④再次清洗:將燒成紅色的胎體放入配比好的稀硫酸溶液(硫酸與水的比例為1:10)泡或煮3-5遍,直至胎體和紋樣焊接處,胎面及花紋上的污垢全部清洗干凈.
⑤敷點釉料:在干燥的胎面和紋樣上敷點釉料.
⑥燒制:將敷點釉料的胎體放入爐火中燒制成器。
新聞來源:華夏收藏網(wǎng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