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黃和石紅,這幾年被炒的非?;鸨?,而且有點被神話了。
現(xiàn)在的“石黃”,不是明清是時候的“石黃泥”。明清時候的石黃泥,就是現(xiàn)在的小紅泥,稱謂不一樣。
(石黃)
石黃,屬于嫩泥礦,分散分布,原礦散落在嫩泥礦層中,是嫩泥經(jīng)過長期風(fēng)華而形成的一種天然礦料,形成于富含黃鐵礦的黏土、頁巖及其他泥質(zhì)巖中。
(石黃)
石黃,通常以蛋形、圓形、圓柱狀、或葡萄狀結(jié)核的形狀出現(xiàn),大小不一,以蛋狀最具代表性。有殼、、幔、核。外殼很硬,似鐵,土黃色,其核形似蛋黃,故稱為石黃。
(石紅)
外殼、內(nèi)核偏于紫紅色,稱為“石紅”。
石紅石黃產(chǎn)量稀少,含砂成分多,可塑性低,單一礦不宜成型,常打成漿泥,與其他礦料配合使用,以提高成色。
用純石黃做出來的紫砂壺不僅難以成型,成品率也是極低。
紫砂泥中有部分因為原礦泥料燒出來顏色很澀,沒有水色,這時候就需要加點石黃,因而石黃被視為傳統(tǒng)紫砂泥中的“寶”。部分紫砂泥料,加入天然石黃,可以降低燒成的溫度,增加色感和潤度。
石黃石紅,由于含鐵量較高,燒結(jié)后呈鐵紅色,多為著色劑所用,舊時,因為窯溫很難控制,石黃經(jīng)高溫?zé)珊蠖喑屎谏?/STRONG>,所以開采的時候,被看作是廢料,丟棄一邊的。
據(jù)前輩們說,那時候顧景舟先生和王寅春先生對 “ 石黃 ” 有不同的看法。王寅春先生覺得石黃是紅泥,而顧景舟先生反駁他說不是紅泥,因為燒出來是紫黑色的。事實上,內(nèi)核呈土黃色的“石黃”,燒出來是呈紅色的,暗紅色的“石紅”,燒出來呈黑色。紫砂泥“猶天文之燦然”,兩位先生都沒有說錯,只不過是自然界與他們開的一個玩笑罷了。
很多人都說自己的石黃是黃龍山的,其實黃龍山?jīng)]有嫩泥礦,所以也就沒有石紅石黃,如果賣家這么說,一個可能他根本不懂泥料,另一個可能就在忽悠。但黃龍山有一種石紅泥,和這邊的石紅是不一樣的,宜興本地,能夠產(chǎn)出石紅石黃的嫩泥資源并不多,集中在幾個朱泥礦區(qū),比如:趙莊、小煤窯、香山、川埠,因為朱泥也是產(chǎn)自嫩泥礦。
現(xiàn)在的石黃,是一種天然的著色陶土礦料或配料。石紅石黃,以前的產(chǎn)量就很少,作為練泥的配料,很少有人會去囤積,而且本地的優(yōu)質(zhì)朱泥都很少了,作為零星分布的石紅石黃又有多少呢?那市場上那么多的石紅石黃是哪里來的呢?
有些是拼配出來的,也有很多是外地的,這些泥料的品質(zhì)就很一般,本地石黃石紅資源比朱泥少,并不代表比朱泥好,稀缺不一定就是優(yōu)秀,我們要客觀理性去判斷。